师范大学“牵手”基层破解难题
——东北师大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
东北师大实习指导教师和实验区教师在研讨课件。(资料图片)
【引子】2007年以来,随着国家基础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,教师的专业发展、知识更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上升为主要矛盾。这种矛盾在中西部地区县域农村和不发达地市尤为突出。
有基层教师认为,现在基础教育最大的一对矛盾,就是发展太快、知识更新太快,新课程新理念与 10年前相比变化很大,而教师还是10年前、20年前的教师,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仍然是老一套,许多地方的教育仍然靠死记硬背。
教师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,关键问题在于相应的教师专业提高没有跟上、培训没有跟上、培训系统有问题、培训理念有问题、培训方法有问题,从而导致教师得不到有效的培训、专业难以提高、观念难以改变。其后果就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,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,使区域间、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。
不少基层教师认为,最理想的培训是由师范大学来培训,但在过去,基层和大学靠不上。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建立,成为基层学校与大学沟通的纽带。基层教师从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看到了一线曙光,那就是大学与地方合作所创造的全新培训模式。
■本报记者 陈帆波
2007年12月,东北师大在东北三省创建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。在这些实验区,东北师大与地方政府建立起的合作关系,使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成为了可能。
目前,东北师大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有17个县、82所基地校。2008年以来,东北师大、地方政府、中小学三方面合作开展了师范生教育实习、中小学教师培训、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等项工作。地方政府和学校负责东北师大学生实习方面的诸项事务,东北师大负责为当地培训教师。
两年来,各实验区学校在教师培训、教师专业提高上获益匪浅。大学和基层学校共同探索出了很多好的培训方法,解决了困扰基层教育的诸多困惑。
由于这样的合作建立了新的培训关系和培训模式,真正符合基层的需要,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强烈要求加入到东北师大实验区。
到目前,东北师大实验区已经扩展到23个县、市,基地校从82个增加到105个。
高端引领,促进教师观念更新
【问题】培训层次低,基层教师不解渴
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和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东北师大,了解农村教育现状。他们看到,近年来,中西部县域农村的教师在学历上达标了,但知识更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差距甚远,需要大学引领。
东北师大数学系教授韩纪伟在一个县城中学看到这样的情况:“历史和政治老师讲一下,学生就记一下,他们用这种方式让那么多的学生上了大学。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到震惊。”
东北师大校长助理、教务处处长高夯认为,新的教育理念没有被基层学校了解,这是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。“我给一个省的初中数学教师讲解新课标,他什么都不懂,让我印象太深刻了。”高夯说。
基层学校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。“新课改以来,简单的集体备课、低层次的培训,已经远远不够,理念、操作模式远远不够,我们需要提升理论水平,增加实际操作。”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一中教务处长牟纯说。
【对策】科学方法引领基层教师更新观念
东北师大实验区建立不久就提出,要引领和促进基层教师观念更新,建立一种科学的方法。对实验区教师培训的目标,从三方面给予基层学校教师全方面的高层次培训和指导:一是要求下到实验区的实习带队教师给基地校开讲座;二是在学生实习期间,学校组织专家学术报告团到实验区巡回开讲座;三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时,将置换下来的教师送到学校本部进行一周的脱产培训。
据学校初步统计,2009年,学校所有学科教师全部下到实验区开学术讲座,报告团巡回开讲座上百次,上百名带队教师为当地开展培训不计其数,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接收实验区教师脱产培训达300余人。黑龙江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汪洋说:“去年东北师大专家培训全县教师达6000人次,每个教师平均接受3次培训,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力度。”
很多一线教师认为,他们在观念上得到全新的提升。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两年的通化县东宝中学语文教师石楠说:“培训的层次太重要了,我在大学虽然接触到新的思想,但视野还是有限。东北师大老师的培训,让我了解到如今教育是怎样的、新的思维方法是什么、什么才是科学的教学方式、怎样备课和怎样驾驭教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