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南充一中新区初中部语文组教研活动
“群文课堂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‘天上仙曲’,而是一片辽阔的天空!”从德阳学习回来的何何秀蓉老师深有感触地说。
11月21-23日,四川省2016年群文阅读•阅读教学展示教研活动在德阳举行,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济济一堂,共同品味了一场语文盛宴。何秀蓉老师受学校委派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,并把最前沿的理念带回了南充一中。
2016年11月29日下午3:00,南充一中新校区初中部35位语文老师在教学楼D3-5教室开展教研活动,一起学习、探讨群文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。会上何秀蓉老师与大家交流了她德阳之行的收获和体会。
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,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,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。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由“单篇”引向“群文”,形式的变化带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,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,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建构,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,对于学生语文素养、阅读兴趣和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相关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: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,强调单元整合,以“单元整组”阅读教学为代表;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,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,增加课外阅读,“一篇带多篇”基本上是这个思路;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,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,强调“整本书阅读”或者“一本带多本”的阅读;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,以“主题阅读”为代表;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,具体形式以“班级读书会”为典型,更加灵活的则以“书香校园”的建设为典型。
何老师从文本、议题、问题解决与意义构建等几个要素谈了对群文阅读的认识:
首先谈文本。
选文可以按照作家、作品体裁、写作风格、写作对象、写作技巧、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组元。文本可以体现以下特点:
除了选择诗歌、小说、童话、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本,还可以选择电视、电影、小品等形象直观的有声图像,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。如龙运老师选择了冯巩主演的小品《我就是这么个人》,让学生找出其中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,分析“波澜”在叙事性作品中的作用。
另外,选文以课外组合为主,也可以课内外兼顾,但是必须易于整合,便于发现规律。
如李义老师执教的《脉脉亲情》选择了《老海棠树》、《娘的手》、《后母的三巴掌》三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发现“线索”的种类与作用。李小雨老师执教的《妙笔抒写声之韵》选择了林嗣环的《口技》、刘鹗的《绝唱》、叶君健的《看戏》和朱自清的《歌声》,通过开展批注、赏析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发现描写声音的方法。
第二、谈议题
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的专家评课时说:议题焦点一定要集中,只求一课一得,不要贪多求全。要摒弃单篇教学的面面俱到,切记大大小小一把抓,切口越小越好,越精越好。
在这次展评课中,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,课堂脉络清晰,教学语言精准,却与高分失之交臂,就是因为议题出了问题。如范明国老师执教了《雪景•人境》的群文阅读,他设计的“诵雪中声”、“悟雪中人”、“品雪中笔”的教学任务是无法驱动 “雪景•人境”的议题的。范老师在课堂上所主抓的诗人人格魅力与议题“雪景•人境”完全脱轨,这就是因“议题”与“切口”不匹配出现了失误。林茂老师的“动物童话解读策略”设计了“物性人性意趣生,对比衬托显真谛”的议题,“物性人性”与“对比衬托”的两个教学任务无法在一节课内很好地完成,如果只抓其中的任意一个切口,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就能完成得更好。
第三,谈谈问题解决与意义建构
这个问题涉及到教学策略的运用与课堂结构的改变。专家们评课时告诉我们:“一节课读一群文章”,时间有限,阅读量大,教师的提问不能太多,学生讨论不能太多。课堂必须真正还给学生,让他们多读、多思,然后才能发现,才能感悟。
“读”的方法也应由单篇的精读转向略读、默读、跳读、寻读、写读、批注等等。
教育专家何立新在讲座中说:教师在引导学生“读中悟”、“悟中学”时,可以采用“举一反三”或“举三反一”的方法,通过“比对读议”,扎扎实实地达到让学生“一课一得”的目的。
最后何老师说:“群文阅读的天空飘来阵阵书香,自古文人墨客多爱它。幽幽书香成就了多少圣贤名士!‘阅读使一个人的精神更明亮’,让我们的学生徜徉在这片辽阔的天空中,我们的心儿也会沉醉在没有尘埃的世界里。”
本次活动促进了老师们对群文阅读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,为南充一中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。